很多家長很喜歡對孩子進行橫向比較,但是育兒專家不贊成這種比較方法。其實依我看,橫向比較不是不可以,但把握起來難度確實很大,特別需要注意的有:
①雙方要有充分的可比性,不能只抓對比點而不及其余。例如,將兩個人的成績做對比,要考慮到兩人的基礎(chǔ)、狀態(tài)、方法、反應、記憶力乃至環(huán)境和條件等方面。我有一個學生就曾經(jīng)向我訴苦:“爸媽總說我的成績越來越差,一個親戚的孩子越學越好,可我家自從搬到臨大馬路的房子里,車來車往吵得我晚上連覺都睡不著,怎么學?”
②千萬別用一方的強項比另一方的弱項。拿孩子的強項比別人的弱項,容易讓孩子驕傲大意;拿孩子的弱項比別人的強項,又容易讓孩子喪失信心,甚至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。
③橫向比較時更要注意分析。要分析說明比較的原因、項目、標準、依據(jù)、方法、結(jié)果等,至少要讓孩子覺得有比較價值,而且可以接受。
我教的是普通班,就經(jīng)常鼓勵孩子們和精品班比,有的孩子叫喊沒有可比性,我給他們解釋:和精品班比未必一定要比成績,能進入精品班的學生,肯定是有一定的過人之處,這是長期努力和科學訓練的結(jié)果,也可能有一些先天因素和后天條件的影響,我們短時間內(nèi)要趕上或者超越他們,肯定不太現(xiàn)實。但是,我們不妨這樣比:不比成績比努力,不比名次比習慣,不比水平比境界。例如,普通班有不少同學能體驗到學習本身的樂趣,那就比精品班一些為成績而苦學的同學境界高一點,這就是論語說的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”的道理。我們不妨就和他們比一比看能不能在學習中找到更多的樂趣。而且學習與成長本身是一個動態(tài)的過程,現(xiàn)在不能和他們比成績,是因為從前比他們差,那就不比現(xiàn)在比將來。
這就是一種橫向比較,通過分析,將它轉(zhuǎn)化為一種激勵和期待,使評價不只是作為一種對既定事實的表述,而成為一個新的起點,它的意義和作用就會更大。
很多家長,從來不會吝惜在教育上費口舌,但許多時候只是在重復嘮叨,或者單純地比較評價卻從不分析,孩子根本不明白這樣的比較究竟對自己有什么意義,這樣一來,他們就很難信服,至少不能理性地對待評價,甚至會覺得父母的評價是一種“精神暴力”,進而產(chǎn)生逆反心理。